第13周国旗下的讲话:让法制伴我们健康成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高二、4班的王文钰,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有法有治,乃成方圆”让法制伴我们健康成长。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相信每一位听了上周二李科长所作的法制教育报告的同学都有一个共鸣:那就是法制就在我们身边,用法律法规来约束我们的行为、规范我们的行为。
目前,在我们身边有极个别的同学不珍惜在校这段美好的青春时光,不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存在着厌学、逃课旷课、夜不归宿、不文明交往、吸烟、偷盗、携带管制刀具、打架、爬墙外出、沉溺于网络等不良行为,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置若罔闻,对老师的谆谆教导充耳不闻,这些违纪行为不仅会受到学校的严肃处理,如若不改,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最终受到法律的惩罚。
当文明学生,做守法公民,接受健康的思想,并时刻以法律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是我们学会做人的前提。对于个人而言,任何人都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责任意识,法制意识,是我们青少年应当具备的重要素养。知法、懂法、用法,才能避免那些无意之失乃至冲动导致的犯罪。那么,我们在校应该怎么样做呢?我认为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守法
大家都知道这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很多事在我们看来是不起眼的小事。像随地吐痰、乱闯红灯、携带管制刀具到学校来炫耀、爬墙外出、上网、打架等等,作为学生这些行为已经属于违纪甚至是违法了。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事做起,从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起,讲文明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保持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严格遵守学校一日常规,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一个人走上犯罪的道路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如果我们在校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惯,不注重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将来走上社会要改就会非常困难,最后将会酿成大错,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慎交友、莫冲动、听人劝、善学习
“慎交友、莫冲动、听人劝、善学习”是李科长在报告中送给我们如何预防和避免违法犯罪的十二个字。李科长告诉我们:结交朋友,是每一个人正当的心理需要,但是有句俗话大家都应该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成天和社会上的不良少年交往,自己很快也会成为不良少年;如果你经常和一些犯罪分子交往,自己很快也会走向犯罪。因此,我们在交朋友时一定要慎重,拒绝不良交往,大家一定要明辨是非,拒绝诱惑。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和谐的,氛围是好的,有老师的引导、有同学的互助,因此,我们更不应该到社会上结交不良少年。再就是莫冲动,有句话说的好:冲动是魔鬼,一出手就后悔。冲动不仅是造成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更是许多悲剧的直接导火索。因此,当我们遇到不顺心如意的事情或者与同学发生矛盾,甚至突如其来的侵害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应当采取合理的方法,及时报告班主任或者找教育处老师进行协调处理,切不可逞一时之勇,找人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是违法的,是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听人劝就是在校要听老师的话,在家要听父母的话。我们的认知能力、辨别是非能力等仍然不够成熟,有许多错误认识还需要父母、老师给我们指出来进行纠正。否则,我们很容易犯错误,甚至违法犯罪。作为学生,应该时刻牢记以学习为重,提倡绿色上网,搜集资料信息,不沉溺于网络游戏,不看不良信息,把自己的经历投入到健康学习中来,通过学习来增加我们的才气,也会使我们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提高我们明辨是非、正确抉择的能力。
同学们,俗话说的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现在做起,我们要改正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洁身自好,要个要求自己,追求健康高尚的生活,正视自己的不足,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真正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引领下,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的好学生,让法制伴我们健康成长,在和谐美丽的一中插上知识的翅膀展翅飞翔!
谢谢大家!

升国旗

学生代表王文钰发言
编辑:潘超